你的位置: 半岛 > 音乐知识 > 乐理资讯

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4-09-20 06:37:01

  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独弦琴是中国人民最早的弹拨乐器,在中国古代它的名字叫“一弦琴”。“圆形管状琴”既是“一弦琴”的前身,也是弹拨乐器的祖先。并且由这一根弦为原始母胎,向着两个方向延伸发展:一是向多弦乐器,先有一弦,才有二、三、四弦。如:琴、筝、瑟等,二是在原有基础上,逐步进化为后来常见的独弦琴。早在公元8世纪的唐代,我国就有了关于竹制独弦琴的记载。据《新唐书》记载:“有独弦匏琴,以斑竹为之,不加饰,刻木为虺(Hui)首,张弦无轸,以弦系顶。”

  独弦琴最初只为诗人吟诗伴奏,后来发展为歌舞伴奏或与其他乐器合奏,如今多用于独奏,亦可参加重奏或为歌舞伴奏。独弦琴虽然只有一根弦,但是它有着四个八度的音域,可以随意转换调,演奏手法独特,可在同一个泛音点上奏出两个音——泛音和母音。,它具有柔和优美的音色,余音悠长,高音清晰、中音明亮、低音丰满,尤其擅长表现抒情、悠扬的旋律,它既能表现小桥流水、鸟语花香、风花雪月的情景,能描绘椰林、山川等大自然的美景,又能表现波澜壮阔、的情景,还能表现欢快、热烈的心情,甚至飞机大炮轰炸的场面,表现力极为丰富,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作品,抒发人们的思想感情。

  独弦琴是京族独有的民间乐器,深受京族人民喜爱,不论节日喜庆或是农闲之时,人们都要在它的伴奏下,唱起即兴编成的民歌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由于它的发音与京族民歌音调极为相似,能奏出的委婉如歌富有吟唱般韵味的曲调,在为民歌伴奏时,琴声歌声交融,两者浑然一体,有着独特的海洋民族的浪漫情调。因此独弦琴既是优美的独奏乐器,也是很有特色的伴奏乐器。独弦琴艺术在2011年5月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4年雅典奥运会北京8分钟演出,演奏中国名曲《》的14名“奥运宝贝”中有来自东兴弹独弦琴的京族姑娘唐小媛。

  2010年哈妹组合参加CCTV第十四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赛,以独弦琴弹唱形式参加原生态组的比赛,获得团体全国优秀奖。

  2011年4月哈妹独弦琴弹唱组合参加中国原生态民歌盛典暨中国民间文艺第十届“山花奖”(民族民间音乐类)展演,获得铜奖和优秀传承人奖。

  同年7月在广西民族博物馆举办苏海珍独弦琴个人独奏音乐会,同年12月参加湖北卫视《我爱我的祖国》的节目录制。

  2018年9月哈妹独弦琴弹唱组合参加第五届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演活动,演出7场,深受观众的喜爱

  2018年9月哈妹独弦琴弹唱组合参加八桂盛典广西优秀民间艺术表演(民歌)评选活动获得十佳民歌手奖

微站点
查看微站点
个人中心
人工客服
购物车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