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半岛 > 音乐知识 > 乐理资讯

走进云师!跟着新华社一起探秘独特的民族乐器

2024-09-08 03:42:34

  走进云师!跟着新华社一起探秘独特的民族乐器景颇族的吐良、彝族的呼吐吐、拉祜族的芦笙……展厅中,7名同学向观众展示着他们手中各异的民族乐器,悦耳的声音在展厅中回响。3月23日,新华社发起了一场名为“云南: 探秘那些你没听过的民族乐乐器”的直播,探访了云南师范大学“中国-南亚东南亚国家非遗音乐舞蹈教育资源数字化陈列馆”。

  直播中,这些乐器的收藏者云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杨琛教授一一解答记者的提问,边说边展示着系列特色乐器。他分享了收藏过程中的经历和见闻。“云南的民族乐器资源十分丰富,但在考察过程中我发现许多民族乐器都没有流传下来。”杨琛说,他想将更多富有特色的少数民族乐器收集起来、呈现出去,供更多人了解认识半岛bob·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传媒学院学生许可欣看完直播后说,民族乐器不只是音乐的载体,更是文化的载体。收藏和保护民族乐器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给予了后辈有机会去了解更丰富多元的民族文化。

  此前,新华社、中新社、工人日报等多家媒体对杨琛及乐器进行了集中采访报道,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近10年来,杨琛团队在西南各省少数民族村寨进行田野考察,拜访了200多位民间艺人,收集到300余件少数民族乐器,其中大部分乐器藏于“中国—南亚东南亚国家非遗音乐舞蹈教育资源数字化陈列馆”。这是我校音乐舞蹈学院利用公共空间进行展陈的乐器陈列馆,也是国内第一家以西南各省少数民族乐器展陈为主,辐射南亚东南亚国家特色乐器的陈列馆。

  “为提高展览的质量和规模,展厅会扩展到两层,收集展品的范围也会继续向南亚东南亚深入。”杨琛在直播中表示。

微站点
查看微站点
个人中心
人工客服
购物车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