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半岛 > 音乐知识 > 乐理资讯

半岛·体育官网解锁云生活非遗陪你克时艰│四川扬琴

2024-09-04 05:29:44

  半岛·体育官网解锁云生活非遗陪你克时艰│四川扬琴疫情当前,全国上上下下亿万人民都在为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这样特殊的时期,成都非遗专题策划网上非遗宣传展演活动,向您介绍成都精彩的非遗项目,希望即便是在家中,大家也能够了解非遗,“宅”出文化。

  今天为大家推送的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四川扬琴。该项目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川扬琴又称四川琴书,因其主要伴奏乐器为扬琴而得名。据老艺人口传,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已见有扬琴伴奏的说唱表演,到嘉庆年间(1796-1820)才由多人分行当演唱,用荷叶(一面苏镲)击节伴奏,以渔鼓和檀板击拍,称之为“清唱扬琴”或“扬琴清唱”,俗又称“渔鼓扬琴”。道光年间(1821-1850),艺人谢海楼首先将鱼鼓改为盆鼓,俗称“大鼓扬琴”。到光绪年间(1875-1908),艺人谢兆松又将扬琴的梯形桥改为锥堞形,使上弦方便。

  清嘉庆杨燮所写《竹枝词》谓“清唱扬琴赛出名”,描写了艺人之间演唱扬琴比赛之事。道光年间,成都的四川扬琴艺人行会组织“三皇会”,每年聚会两次,农历九月九日议论会务和选举更换会首;农历三月三日,举行仪式祭拜“百寿图”(已过世的先辈艺人班辈图)。

  四川扬琴由五个演员(即行话“五方人”)分为生、旦、净、末、丑等行当演唱,演出时一般以坐唱为主,也可站立表演。乐器有五种:京胡、二胡、三弦、扬琴、盆鼓(包括小竹鼓、檀板由一人操作),以扬琴为主,高、中、低音配合和谐半岛bob·体育中国官方网站,不喧不噪。

  同时,四川扬琴是通过说、唱来完成故事表述人物的。它不是沿着戏曲表演,而是沿着“坐地传情”以说、唱为主的方向发展的

微站点
查看微站点
个人中心
人工客服
购物车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