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半岛 > 音乐知识 > 乐理资讯

作曲家铁源有尴尬:《十五的月亮》16元妻子借钱给他买钢琴

2024-08-31 16:33:30

  作曲家铁源有尴尬:《十五的月亮》16元妻子借钱给他买钢琴他叫铁源,离休前是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著名的作曲家,先后创作了上千首歌曲。其中《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十五的月亮》《望星空》《我为伟大祖国站岗》等金曲,至今传唱不衰。

  铁源上面有一个姐姐两个哥哥,他刚半岁父亲就不幸因病离世。母亲与铁源的大哥在村子里开了一个小商店,养活全家人。

  铁源的父亲去世时,母亲才38岁,一直没有再婚。铁源喜欢音乐,想买一把小提琴,母亲咬牙给他买了一把。

  邻居数落铁源的母亲:你家里经济这么困难,还花这份闲钱干嘛?一个穷苦孩子,拉小提琴能拉出什么名堂?这番话刺伤了铁源的自尊心,他发誓要有出息。

  1947年,15岁的铁源中学毕业后,进入苏联红军管理的水道局上班。当时中苏友好协会开办一个小提琴培训班,铁源进入培训班学习。

  铁源不仅识简谱,还认识五线谱,他随手拿起一首歌曲,对着曲谱就能唱出来。为此团里将铁源当做重点演员培养。

  1955年5月,铁源被调到东北军区文工团任小提琴演奏员。这年6月,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成立了,铁源进入团里拉小提琴。

  那时铁源才23岁,正处在事业的上升阶段,单位将他安排到沈阳音乐学院深造,跟着前苏联小提琴家特拉哈教授学拉小提琴。

  毕业后,铁源重回前进歌舞团工作。1958年,单位要求每个工作人员都参加业余创作活动。团里的男高音歌唱家董振厚准备演唱毛主席的诗词《蝶恋花》,铁源愿意为诗词编曲、伴奏。

  拉小提琴是铁源的主业,他努力想成为闻名全国的小提琴演奏家,又拜沈阳音乐学院的闫泰山教授为师。

  一段时间后,闫教授负责任地对铁源说:以你拉小提琴的天赋和水平,当一般演奏员没问题,但要达到顶尖水平很困难。他建议铁源向作曲方面发展。

  自小学拉小提琴,却要中途改行,这让铁源很纠结。他是个不服输的人,要做就做到最好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此后,铁源开始主攻作曲。

  工作之余,铁源在沈阳音乐学院拜李一贤、唐远茹、薛金炎等5位教授为师,跟着他们学习和声、复调、钢琴等课程。

  铁源经常要赶到沈阳音乐学院听课,又不能耽误团里的工作。可挤公共汽车很不方便,妻子便将家里的全部积蓄拿出来,又向亲友借了一笔钱,花240元给铁源买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

  1960年,教和声的李一贤老师对铁源说:你学作曲没台钢琴不行。铁源很苦恼:钢琴这么贵,我买不起。

  有的亲戚担心她的偿还能力,不愿借钱。铁源的妻子借遍了娘家所有的亲戚,花1400元终于为丈夫买回一台东方红牌钢琴。

  上世纪60年代,铁源开始独立为歌词谱曲。1964年全军文艺汇演,他创作的《鸭绿江之歌》《雷锋永不忘本》《战三九》等舞曲、歌曲,获得优秀作品奖。

  前进歌舞团共有6位作曲家为歌词谱曲,这6首作品都被送到了北京。结果在300多个曲作品中,铁源的谱曲被选上了。当团领导通知铁源时,他不相信。

  1965年1月2日,《解放军报》向全军指战员推荐这首歌,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将在《每周一歌》栏目播出这首歌曲。

  1976年特殊年代结束后,团里安排铁源为芭蕾舞剧《蝶恋花》谱曲。剧中关于杨开慧的主题音乐,铁源始终找不到切入点,为此他两次深入湖南体验生活,也没能找到感觉。

  回沈阳后,铁源茶饭不思。一天,铁源在家里吃饭,筷子塞到嘴里他忘了,结果他用牙一咬,两颗门牙“嘎嘣”断了。瞬间铁源找到了感觉,一口气将“杨开慧”的主题音乐创作出来了。

  1980年12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准备播放铁源创作的几首歌曲。铁源将自己创作的《我为伟大祖国站岗》《战马飞奔在草原上》《保卫祖国紧握枪》等几首歌曲送了过去。

  当时邓丽君的歌曲风靡,铁源信心不足,担心按照以前的路子谱曲没人听。他便借鉴邓丽君的曲调,为《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谱好了曲。

  于是,铁源借鉴蒙古长调、辽东曲调重新为歌曲谱曲。当时这首歌有两个名字,分别叫《我可爱的故乡》《在月光如水的地方》,铁源将歌曲改名为《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董振厚力挺铁源,说歌曲很好,便将《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推荐到辽宁人民广播电台《每周一歌》栏目。

  很快这首歌播出了,迅速流行开来。一天铁源出门,看到一些小伙子骑着自行车上班,他们你一句我一句嘴里哼唱《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铁源知道这首歌成了,眼里顿时涌出了泪水。

  1982年,著名歌唱家蒋大为来沈阳演出,向铁源提出演唱《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蒋大为在体育馆的舞台上刚唱两句,台下的掌声就“哗哗”地响。蒋大为还以为喝倒彩。

  蒋大为先后6次在央视春晚上演唱《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创造了一首歌的奇迹。这首歌还传到了海外,深受华人的喜爱。

  1984年,铁源在河北省某部开座谈会,碰到了北京军区的词作家石祥。他们与战士们座谈时,战士们说不喜欢听一唱一瞪眼的歌。

  还有个四川籍战士说,他的爱人在家里既要照顾老人,还要种地、照顾孩子,承受着各种压力。他的妻子很贤惠,还经常给丈夫写信,鼓励他安心服役。

  这位战士希望他们写一首歌颂军嫂的歌曲。在河北座谈期间,石祥创作了3首歌词,分别叫《合成军在前进》《行军在陆地天空海洋》《十五的月亮》。

  铁源觉得前面两首歌是大合唱,《十五的月亮》有《敖包相会》的感觉。石祥给铁源念歌词,当念到“军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时,铁源有了感觉,对石祥说:我给这首歌谱曲,你别把歌词给了其他人。

  石祥担心铁源谱的曲不满意,便同时将歌词交给了10多位作曲家。结果大家都谱了曲,铁源的版本最佳,石祥便选用了他的版本。

  《十五的月亮》的首唱也是前进歌舞团的男高音歌唱家董振厚。1985年,董文华在央视春晚上演唱《十五的月亮》,这首歌迅速红遍全国。

  此后铁源又创作出《望星空》《中国之恋》《北京连着我家乡》《我们的心并不遥远》等脍炙人口的歌曲。1993年,铁源晋升为文职少将。

  1994年10月8日,铁源声乐作品音乐会在沈阳举行。董文华、阎维文、孙丽英等著名歌唱家登台演唱,《人民日报》《解放军歌曲》《中国图片报》等媒体派记者到现场采访。

  铁源70多岁还在创作歌曲,不断有佳作问世。2019年6月,《十五的月亮》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

  铁源经常出去采风,一年有半年多时间在外地,妻子独自留守家庭。每次铁源出门时,妻子都叮嘱他:生命是第一位的,你一定要健健康康地回来。

  然而铁源下连队后,不住机关招待所,而是和战士们一起睡通铺、拉家常,在一个锅里吃饭。晚上铁源还与战士们一起站岗,早上一起出操。

  平时在家里,铁源每天早上6点就起来了,一直要创作到中午一两点钟。妻子催他吃饭他不吃,妻子也只得等着他,常常饿到一、两点钟。

  无论铁源每年出差多久,在家里怎么熬夜创作歌曲,妻子从不拖他的后腿。铁源能有如此多的佳作问世,与妻子的理解支持分不开。

微站点
查看微站点
个人中心
人工客服
购物车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