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艺术特长成为每个孩子的“通用能力”如何走出一条更长远的艺术学习之道?
当艺术特长成为每个孩子的“通用能力”如何走出一条更长远的艺术学习之道?随着家庭对艺术教育的日益重视,学习一门乐器,报一两个艺术培训班,已经成了常态。而在国家层面,教育部推出美育中考的同时,提出要将培养每位学生1-2项艺术特长,作为学校美育改革的重点。未来,当艺术特长变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素养,而不再是家长用来攀比和彰显孩子与众不同的工具时,或许,回归艺术教育和美育的初心,用耐心和智慧陪伴孩子度过必要的练习期,才能让艺术学习之路更长远。
随着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无论是走专业道路,还是培养兴趣爱好,很多家长们都希望让孩子学习一门乐器,学习乐器仿佛已经成为了一个“潮流”。
可是悄然间,陪娃练琴,却成了排在陪娃写作业之后,最容易引起家长共鸣的痛点。这层痛里,除了练琴这一过程本身的艰苦,还有精神上的焦虑、攀比、以及对天才的幻想。
为了能让孩子保持竞争优势,家长们开始报更多的兴趣班,甚至在艺术特长类别上比较熟优孰劣,形成一种隐形的鄙视链。
以乐器学习为例,知乎上就晒出了家长圈里常见的“乐器鄙视链”,比如管风琴竖琴大提琴小提琴钢琴。
曾经的乐器之王钢琴,如今在很多中产家庭眼里,因为学的人太多,已经成了标配垫底,而越冷门、越贵、越难学的乐器,才更能彰显艺术品位。
这也导致艺术学习,在今天成了文化学习之外的又一“鸡娃战场”,弥漫着功利主义、技法至上和攀比氛围。
继美育中考和艺术测评之后,前不久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下一步推进学校美育改革的关键,是培养每个学生具备1-2项艺术特长。
当1-2项艺术特长成为每个孩子都必须具备的“通用能力”,而不再是彰显与众不同的“加分项”,学校在美育教育上该如如何发力?家长们应该如何看待孩子的艺术特长和兴趣培养?
外滩君采访了上海平和双语学校艺术团负责老师李莺,以及家有两位琴童的妈妈Bonnie,他们对艺术学习的看法,以及陪孩子练琴的经历和感悟,或许可以给到家长以启发。
曾经,随着朗朗、李云迪等钢琴独奏大师的诞生,点燃了很多父母想要效仿“虎妈”“狼爸”的教育模式,培养音乐神童的。
可是,培养“音乐神童”背后的代价是什么?这份成功不仅仅需要日复一日的苦练、极具天赋和热情、大量的金钱和精力投入,甚至还要足够的运气。
《音乐神童加工厂》的作者半岛·体育官网,出身于波兰音乐世家的伊莎贝拉·瓦格纳,曾用10年时间追踪采访90名小提琴手,全景式展现“音乐神童”们的独奏圈生涯。
她发现,独奏道路是如此艰难,获得成功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这一事实从独奏教育开始,就被老师们掩藏起来了。
独奏学生只有坚信自己的光辉前程——作为一名独奏家周游世界、在久负盛名的音乐厅里演奏,才能支撑自己接受如此严苛、长期的乐器训练。
有能力的甚至为孩子组织个人音乐会,追随欧美的小提琴名师或大赛评委,飞往世界各地与他们面见,只为让他们给孩子上一两个小时的小提琴课。
即便如此,古典音乐界打造精英演奏家的潜规则和“一将功成万骨灰”的激烈竞争,依然让很多“音乐神童”无法圆梦。
比如,些父母将音乐考级和比赛获奖看得高于一切,通过各种鸡娃手段逼迫孩子练琴,导致孩子在完成考级目标后,就好像替父母完成了任务,以后却再也不碰琴了,着实可惜。
还有的父母,在替孩子选择艺术学习类别时,更多秉着“实用主义”和“物以稀为贵”的心态,而非从孩子的兴趣出发。
比如,更倾向于选择表演独奏、演奏主旋律概率更大的乐器,那些常常在乐团中提供伴奏的乐器,则被忽略和冷落。
对此,平和学生艺术团负责人李莺老师表示,有这样想法的家长,忽略了学习艺术的初心,以及孩子对融入集体的需要。而团队合作能力,恰恰是音乐素养的一部分。
“在艺术团里,我们会让学生去了解不同的乐器,让他们知道,乐团演奏是一个团队的配合,每一种乐器的地位其实都是平等的。孩子们在集体演奏中,需要互相聆听,融于一个集体去共同完成一件作品,这种感动会影响孩子一辈子。”
可是,当艺术不再是一种事业的选择,而只是一种爱好的培养,琴童这条路该以什么样的方式走下去?在日益繁重的学业和竞争压力下,孩子究竟需要在艺术学习上投入多少时间和精力?
艺术学习的过程,不可能都是温馨而美好的,哪怕一开始孩子很感兴趣,随之而来的也一定是非常枯燥、漫长、艰苦的练习过程。
因此,对于每一个家有琴童的家长来说,如何化解孩子在练琴过程中的枯燥、缓解亲子关系的起飞狗跳,都是一门必修课。
李莺老师提醒,随着孩子年龄的成长,比如到了初中阶段,他们在艺术学习过程后中渐渐有了成就感,就会重新产生兴趣和内驱力,开始自主去练习。前提是,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度过这个阶段。
Bonnie本人是一位音乐爱好者,她希望自己的两个孩子在未来的人生中,能通过乐器表达自己的情感,能有音乐相伴。
两个儿子分别上四年级和二年级,哥哥学了钢琴和大提琴,弟弟学了钢琴和长笛。如今两个孩子分别学校艺术团里担任长笛演奏和大提琴演奏。
在陪伴两个儿子学琴的道路上,她深知,想要达到长期不懈的练习,仅凭孩子对乐器一开始的简单兴趣是不够的,同样需要家长的耐心、智慧。
首先,是对家长的情绪控制能力的考验。比如,在陪孩子练琴的过程中注意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针对孩子不同情绪要有不同的应对方法。
Bonnie的经验是,当孩子有负面情绪时,让任务简单一些、时间短一些、形式好玩一些,帮孩子找回自信,感受到乐趣;当孩子有积极情绪时,让任务难一点,练习时间长一点,引导孩子迎挑战,培养韧性。
但是无论如何,她会和孩子明确一条底线,那就是每天都要进行半小时左右的练习;即使学习任务繁重,也最少要抽出十分钟来专注练习。
这样一来孩子既不会有负担,也会将练琴看作生活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它能让孩子从小养成时间管理能力和持之以恒的品质。
除此以外,Bonnie认为,在陪伴孩子音乐启蒙和初学演奏技能这两个非常关键的阶段,创造良好的艺术氛围十分重要。
比如,在孩子的音乐启蒙阶段,她会给孩子听许多儿歌、音乐剧乃至古典音乐,包括莫扎特、舒伯特、柴可夫斯基、贝多芬等为孩子创作的曲子,培养孩子节奏、旋律等感觉和对音乐的想象力。
接下来,孩子们开始学习简单的乐理时,同样是寓教于乐的方式。他们通过绘本让孩子了解音乐大师的故事,通过玩贴纸练习册,来学习简单的乐谱。
这位培养出李云迪、陈萨、张昊辰等钢琴家的老先生,一直以让孩子们能够快乐地学习音乐作为自己的目标。他认为,学习音乐,首先要培养孩子的听觉和想象力,也就是“先学站,再学走”。
Bonnie的经验是,家长陪同跟课是有必要的,因为孩子年龄还小,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注意老师指导的细节,便于回家以后的巩固练习。
在艺术培训老师的选择上,相比老师的演奏技法和个人实力,Bonnie更看重的是他对孩子的音乐感受力、理解力的开发。
比如,在练习的曲子时,孩子的大提琴老师会讲解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用同一首曲子为孩子演绎巴洛克时期、浪漫主义时期、新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和孩子一起探索和表达对不同音乐的理解。
“好的音乐老师,除了解决技巧方面的难点,对孩子的音乐审美和感受力的提升,都非常有帮助。”Bonnie感慨,这样的课堂,连跟课的家长都会受到很好的熏陶和启蒙。
《音乐神童加工厂》的作者伊莎贝拉曾在接受外滩教育采访时表示,音乐应该是一种通识教育,而且音乐教育中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在短期内逼迫孩子不断练习出成绩,还有一种是创造尽可能良好的氛围,让孩子接触音乐,感受音乐的美好。在我看来,后者更容易取得一个良好的长期效果。
尽管今天大多数家长对于孩子的艺术学习初心,都是希望孩子能够培养他们的一技之长,能在漫长人生中得到艺术的滋养,但是想要陪伴孩子走好这条艺术学习之路,却并不容易。
或许,家长要重新看待艺术学习的本质,它不是为了完成阶段性的考级目标后,就戛然而止;也不仅仅是一段段长久而枯燥的练习,必须以牺牲亲子关系为代价。
相反,艺术学习是帮助孩子领略到生活中更多元、更丰富的美的一种途径。如果追求美的过本身,充满了痛苦和鸡飞狗跳,这是否才是真正的得不偿失?
教育部已经提出,下一步推进学校美育改革的关键,是培养每个学生具备1-2项艺术特长。此外,美育课堂要教会学生基本艺术知识、艺术技能,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让学生有欣赏美、体验美的机会。
外滩君在走访学校中发现,组织高质量的艺术团体活动,而非仅仅以课堂为载体,或许是一种很好的途径。
比如,李莺老师所在的上海平和双语学校,就通过学生艺术团发展和艺术课程改革,探索出了校园美育的一种新的可能。
学校从2009年开始成立学生艺术团,到今天已有500人规模,成为十分重要的校园艺术学习载体,覆盖小学至高中全年龄段。
其中包括交响乐团、管乐团、民乐团、合唱团、爵士乐团、音乐剧团等多种形式团体。每年艺术团还会在上海音乐厅、东方艺术中心、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等专业场所,为孩子们提供各种各样的登台表演机会。
比如,从小学四年级开始提供的选修课内容,正好衔接艺术团里的四大表演模块,涵盖西洋管弦、民族乐器、舞台表演、合唱等丰富的艺术形式。学生不仅可以自由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乐器和艺术特长,还能为参加艺术团表演做准备。
而一到三年级的音乐课程,主要是培养音乐学习兴趣和艺术素养,给到孩子一些音乐常识、音乐鉴赏和启蒙方面的内容,打好艺术基础。
就这样,很多进校时零基础的学生,毕业时甚至能达到校级交响乐团的训练水平;就连很多学校里参加者寥寥的合唱团,也吸引到很多高中生甘愿抽出课余时间来排练。
李莺老师介绍说,艺术团的蓬勃发展,成了一盏 “聚光灯”,吸引来了很多喜爱艺术,想要有所尝试的学生,也激发了学生强大的内驱力。
“每年,乐团首席的‘第一把椅子’,更是孩子们心中的向往。为了能在艺术团表演中坐上这把椅子,孩子们自发地勤学苦练,比家长在后面逼着练琴有效果多了。”
这份持久的内驱力,究竟从何而来?平和校长万玮认为,学生时代,孩子们都会有一种强烈的集体归属感,他们享受在团体中学习和成长的氛围。
这也是为什么,学校美育教育有一个很最重要的价值,那就是为学生营造一种团体氛围,让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生长出属于自己的内驱力。
除了平和艺术团,以演唱现代风格合唱作品为主的厦门六中合唱团,也让我们看到校园美育的另一种可能。
从2017年开始,厦门六中合唱团在已故音乐老师高至凡的带领下,以无伴奏合唱阿卡贝拉的形式,相继演绎《青花瓷》《稻香》等现代流行歌曲。因为突破传统的合唱方式,而走红网络,成为校园合唱团中的一股清流。
“我们只想纯粹地用‘阿卡贝拉’这种表演形式做出优秀的音乐,终极目标是希望让更多学生在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比如,有的学校一年排两首歌,一遍又一遍地唱,让学生参加合唱比赛,为学校拿奖;有的虽然提供艺术课程,却只是流于形式和应付,而不是培养学生对于艺术的热爱,对整个世界的美的理解。
或许每个学校在探索适合自己的美育教育时,首先要考虑的,依然是艺术培养的初心——那就是,让学生有欣赏美、体验美的机会,培养幸福而平凡的人。
与其绞尽脑汁如何用艺术特长来彰显孩子的“实力”,不如破除一些心态和认识上的误区,回归初心,走出一条更长远的艺术学习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