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莫扎特、海顿、贝多芬的真·古典之声还得是早期钢琴
还原莫扎特、海顿、贝多芬的真·古典之声还得是早期钢琴,亮相兴证全球基金·2024未来大师系列音乐会,带来“空山新雨”“古道西风”两场音乐会,演绎
早期钢琴诞生于1700年,介于羽管键琴与现代钢琴之间,在今天的音乐会上难得一见。汪月含是早期钢琴的先锋,曾发行中国首张早期钢琴专辑,致力于挖掘并传承这一古老乐器的独特魅力。本场音乐会开始前,她特意准备了导赏,介绍曲目的同时,也为我们揭开早期钢琴的神秘面纱。
文学、音乐、舞蹈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绘画、雕塑、建筑……千百年来,它们伫立在那里,平静地讲述着时间和人类的故事。其中音乐似乎最抽象,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声波。但它也可以是情绪,是故事,是颜色,是形状,是味道,是沉思,是信仰,是力量……是生命中的每分每秒。
十八世纪启蒙运动,钢琴开始在音乐世界里用新式的声音记录属于人的故事。如果音乐也是一种语言,它的表达方式会随时光变化,比如话语般的古典主义时期,如歌的浪漫主义时期。
但我又害怕音乐真的具象成了文字,因为当我用文字去形容它的时候,它的扩散空间被限定在了我给出的文字里。它明明也可能是你的文字,她的文字,他的文字。是每一位聆听者的感受。
所以,我小心地用两个本就抽象的词语画出这两场音乐会:空山新雨/Petrichor,古道西风/Bittersweet,组成钢琴上的诗与歌系列,在1805年古老的钢琴上呈现。
1700年,第一台钢琴制作完成,到18世纪60年代,钢琴开始大规模流行,新的音色登上舞台中央。
受到启蒙运动的影响,人们不再追求复杂的多声部对位,需要的是一种可以不受国家与音乐教育程度所限制的、自然且易理解的音乐形式,新的音乐风格应运而生。
经济发展,音乐会不再是私人聚会,也可以是对所有人售票的公众音乐会。音乐爱好者会购买乐谱,在家自行演奏娱乐。一切都是新的。
来自C.P.E.、海顿、克莱门蒂、莫扎特四位作曲家的奏鸣曲、幻想曲、回旋曲组成本场音乐会,华丽风格(Galant style) 和情感风格(Empfindsam style) 在他们的作品里强势登场。
情感风格极度夸张,节奏型多变、旋律突转、音量变化频繁、意外的和声走向、狂想般自由。华丽风格相比之下则更加优雅,旋律由非常有规律的短句构成,再搭配简洁的伴奏。
五个八度的音域范围内,创造力是否有边界?细微到一次叹息和一个垂眸,宏大到勾勒整个空间氛围,作曲家用声音读世界。越来越复杂的音型和织体,已在同年代钢琴所能承受的边缘,冲破乐器桎梏的呼喊已在嘴边。
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无边的想象力,在本场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作品里,我们都能听见完全不同于18世纪中叶的音响效果。
在海顿如幻想曲般的第一乐章开场后,依旧可以听到典型的华丽风格(Galant style)。莫扎特的A小调回旋曲、贝多芬的第5和第8两套C小调奏鸣曲,“小调”奠定了本场作品的基调。
在音乐厅中常见的音乐会三角钢琴出现以前,键盘乐器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十四世纪诞生的羽管键琴通过拨动琴弦发声,同时期的楔槌键琴用金属直接击弦发声。两种乐器,再加上更古老的采用气鸣发声的管风琴,贯穿了整个巴洛克时期。
1700年,意大利的克里斯多夫里成功制造了一种新的键盘乐器,外观和羽管键琴一样,但是发声方式完全是新的——用榔头击打琴弦发声,它是今天钢琴的真正前身,因为它们采用相同的发声原理。虽然十八世纪上半叶不断有制琴师制造并完善这种乐器,但这种乐器线年代了,乐器制造技术越来越娴熟,越来越多的作曲家为其写作,越来越多的演奏者及听众接受它。J.S.Bach的儿子们开始为其谱曲,还有莫扎特、海顿、克莱门蒂、贝多芬等等。
从1700年的第一台早期钢琴,到二十世纪制造标准相对固定的现代钢琴,期间两百多年,无论是钢琴这种乐器的制造历史,还是钢琴音乐风格的发展史,都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虽然采用了相同的发声原理,但是不同年代的乐器之间,外型、触感、音色等方面差异明显。不同年代的作曲家以他所处年代的钢琴为基础进行创作,所以,用与作品同年代的乐器去演绎,显然更易贴近作曲家本来的意思。
本场音乐会,将在一台早期钢琴上演奏,这是一台以1805年的安东·瓦尔特钢琴为原型的复刻品。安东·瓦尔特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一位杰出的钢琴制琴师。1782年,26岁的莫扎特拥有了一台瓦尔特钢琴,从此成为挚爱,在那之后的所有公开演出一直使用这台琴,直到去世。
1805年的瓦尔特钢琴,还沿袭着更早时的传统,琴身是全木质结构,没有铸铁板的支撑。所谓的“踏板”有两个,一个是现代钢琴上也有的延音作用,一个是改变音色的特殊装置,叫moderator。而这两个“踏板”都位于键盘的正下方,靠膝盖上顶来控制。
这台琴的音域虽然只有五个半八度,但已经在十八世纪常见的五个八度的基础上有了很大发展。作为现代钢琴的“前辈”和羽管键琴的“晚辈”,早期钢琴的音色纤细淳朴,但也温暖亲密,是一件值得近距离仔细聆听的乐器。
汪月含是中国少有的同时研究并且演奏钢琴和早期钢琴的青年演奏家。秉持着“让早期钢琴遇见更多人”的理念,自2017年留学归国后,汪月含带着乐器在各地演出与演讲,从各方面积极推动历史键盘乐器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是中国的早期钢琴先锋。
作为音乐会演奏家,汪月含曾在北京中山音乐堂、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上海保利大剧院、深圳境山剧场、武汉琴台音乐厅、沈阳盛京大剧院、山西大剧院、长沙音乐厅、泉州大剧院等音乐厅举办独奏音乐会。同时,她也曾在清华大学、广州星海音乐厅等高校与剧院举办赏析音乐会。早期钢琴的推广离不开讲解,在各音乐厅为观众开展普及型讲座之外,她也在全国专业性的钢琴音乐节和研讨会等活动中开展历史演奏法专题讲座,将“历史演奏”的概念分享给现代钢琴演奏者。
2021年,汪月含的个人首张,同时也是中国首张早期钢琴专辑《莫扎特 幻想与回旋》发行;2022年,莫扎特奏鸣曲专辑《BELOVED》发行。两套唱片均由独立厂牌“聆听寂静”录音制作,并连续荣登《音乐周报》2021年度与2022年度十大唱片。2023年,汪月含签约环球音乐中国品牌合作部 (Universal Music Group for Brands China)。2024年,汪月含受邀加入Apple Music古典乐的Classical Session项目并录制独家演奏特辑。
舞台之外,汪月含笔耕不辍。以早期钢琴为主题的文章数次发表在《爱乐》《音乐周报》等期刊,其中,数万字的钢琴历史演奏法系列文章《古典重读》已在《钢琴艺术》杂志上连载完毕。从2019年起,汪月含也在中央音乐学院为本科生开设《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与历史演奏法》课程。
汪月含毕业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音乐学院,获得钢琴演奏和早期键盘乐器演奏双专业硕士学位以及演奏家文凭。于2015年获得美国印第安纳大学音乐学院授予的“早期钢琴演奏家认证”特殊荣誉。本科阶段与中学阶段就读于武汉音乐学院及其附中,获得学士学位。汪月含先后跟随严吉、匡昉、王健、盛原、Jean-Louis Haguenauer学习钢琴演奏,跟随Elisabeth Wright学习历史键盘乐器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