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半岛 > 音乐知识 > 钢琴技巧

央视聚焦!尘封4000年的口弦琴惊艳亮相陕西这所高校!

2024-08-10 05:59:59

  央视聚焦!尘封4000年的口弦琴惊艳亮相陕西这所高校!“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房”;“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在《诗经》中,“簧”多次出现,可见其在传统乐器中的重要地位。那么,你知道吗?其实,“簧”,就是口弦琴。2018年5月21日,距今约4000年的石峁遗址出土的骨质口弦琴,惊艳亮相西安音乐学院,并进行了为期15天的首展,让公众一睹这个古乐器的“芳容”。

  2018年5月21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音乐学院、神木市石峁遗址管理处在西安音乐学院艺术中心联合举办石峁遗址出土口弦琴新闻发布会暨口弦首展开幕式。西安市民和西安音乐学院师生与来自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多名中外音乐家共同目睹了这一古乐器的芳容,听闻这一古老乐器的鸣响。陕西省文物局文物处处长李斌,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孙周勇、副院长王小蒙及部分考古院专家,西安音乐学院张立杰、党委刘正利、纪委刘晓霞等相关领导出席开幕式。新闻发布会由西安音乐学院副院长冯力斌主持。发布会上,孙周勇向大家介绍了石峁遗址口弦的考古发现经过及相关背景。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孙周勇介绍,骨制口弦琴出土于石峁遗址皇城台东护墙北段上部的“弃置堆积”内,为皇城台使用期间由皇城台顶部弃置而来。石峁遗址出土的骨制口弦琴制作规整,呈窄条状,中间有细薄弦片,一般长约8-9厘米、宽逾1厘米,厚仅1-2毫米,初步统计不少于20件,与其共存的还有骨制管哨和陶制球哨。石峁遗址是我国已发现的龙山晚期到夏早期规模最大的城址,位于陕西省神木市高家堡镇石峁村的秃尾河北侧山峁上,属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代早期遗存。该遗址的考古发掘曾入选“2012年十大考古新发现”、“世界十大田野考古发现”以及“二十一世纪世界重大考古发现”。石峁遗址的主体内涵是一座包含皇城台、内城、外城三重城垣的超大型史前城址,城内面积逾400万平方米,距今约4000年。

  口弦琴是一种具有胚胎型意义的、最为原始的古乐器,素有人类音乐“活化石”的美誉,是中国古代颇具诗性的乐器之一。中国早期乐器最为重要的发现当属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距今8000至9000年的骨笛,为早期管乐器。石峁遗址骨制口弦琴绝对年代距今约4000年,数量达20余件,系目前国内所见年代最早、数量最多的口弦乐器,出土背景明确、共存器物丰富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结构完整、特征明确,是中国音乐史上的重要发现。

  石峁遗址骨质口弦琴的出土,是中国音乐史上的重要发现,为中国古代音乐的研究提供了更加可靠的资料,此次在西安音乐学院进行首展,更是向来自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音乐家传播了中华文明,彰显了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和“丝绸之路”的文化底蕴。今后,西安音乐学院将继续秉承“明德教化、乐音至善”校训和“和而不同、卓尔不群”的办学理念,为弘扬民族音乐艺术、普及世界优秀音乐作品、繁荣我国音乐文化事业做出重要的贡献。

微站点
查看微站点
个人中心
人工客服
购物车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