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文化亮点:探索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新路
民族地区文化亮点:探索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新路新华社呼和浩特12月11日电(记者李泽兵、边巴次仁、钱荣)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最优秀的呼麦歌手们身着节日盛装聚集到呼和浩特市新城宾馆,庆祝全国第一张呼麦专辑《天籁之声》正式出版发行。内蒙古呼麦协会会长、呼麦传承人胡格吉勒图说:“有2600多年历史的呼麦今年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这是我们内蒙古人的骄傲,也是中国人的骄傲。”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步伐加快,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也受到广泛关注,许多濒临失传的民族文化正在得到大力保护。同时,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保护名录之中。
蒙古族的长调、呼麦,藏族的藏戏、热贡艺术、史诗《格萨尔》,维吾尔族的木卡姆等一大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精品,近年来陆续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使中华民族文化宝库更加光彩夺目。
在,86岁的藏族老人桑珠正在创造一项新纪录。他的《格萨尔王传》录音已达2114个小时,整理并公开出版了30部。近20年来,桑珠几乎每年都要到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录制一部《格萨尔王传》。在未来3年到5年内将出齐45部。
自治区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次仁平措说:“从头到尾由一位艺人比较完整地独家说唱《格萨尔王传》,将填补一项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历史的空白。”
在内蒙古、、青海、新疆等地,各级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把越来越多的精力投入到文化建设之中。年至岁末,内蒙古连续召开会议,讨论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事项,要求发扬乌兰牧骑精神,打造一批民族歌舞、影视作品等民族文化精品力作。
记者从自治区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今年首次启动的自治区首批文化产业项目申报已经结束。截至11月25日,共收到社会各界上报的近300份文化产业项目申报书。经初步筛选,其中的124个项目极具开发潜力。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厅长王志诚说,少数民族地区有着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牵引着世界目光的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要走出一条保护与传承、发展与创新的新路,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来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文化品牌和精品力作。
许多独具慧眼的有识之士看到了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中的巨大商机。目前,自治区已经初步确定具有开发潜力的124个文化项目涉及特色文化、民族手工艺、出版发行、广播影视、动漫和网络服务、乡镇特色文化资源、文化扶贫等众多领域。
次仁平措说,让古老的民族文化之花重新绽放,要学会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让无形的文化创造有形的价值。以《格萨尔》为例,除了藏戏、话剧形态的文艺作品,早在1980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就出版了一套《格萨尔王》连环画。1989年青海电视台拍摄的16集《格萨尔王》电视连续剧风靡一时。而以《格萨尔》为题材的脸谱面具、唐卡绘画等方面的作品更是无法计数半岛·体育官网。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投资2600余万元、历时10年制作的《格萨尔千幅唐卡》已公开展览多次,并被列为“中华民族艺术珍品”。
中国马头琴学会会长齐·宝力高近日注册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乐器商标。齐·宝力高说,2008年8月,他率领数十名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的演出,向世界宾朋展现了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后来,有的上网拍卖奥运会上使用过的马头琴,一把能卖数万元。齐·宝力高说,这件事让他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文化中蕴藏着巨大商机。现在,他正琢磨着让马头琴的生产、制作、销售形成一个特色品牌,同时开办马头琴学校,建立马头琴博物馆,使古老的民族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相结合,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年过花甲的西合道是青海省同仁县的一位热贡艺人,凭着一手绘制唐卡的技艺,他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全家年收入已达数十万元。5年前,他花18万元盖起了一座气派的藏式民居,买了一辆崭新的小汽车。西合道深有感触地说,搞民族文化,从未像现在这样吃香。
在同仁县,靠热贡手艺致富的不仅是西合道一人。西合道所在的吾屯村是文化部命名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村446户农户中,从事热贡艺术的就有437户。
西合道告诉记者,在他们村里,多数人家里的情况都和他差不多。